旅游景点 旅游攻略 日本旅游 文化旅游 旅游景区 昆明旅游 桂林旅游 乡村旅游 上海旅游

吉特巴舞曲拉手方法及换位变化练习

时间:2024-10-14 22:42:34

拉手换位变化是吉特巴最具趣昧性的部分。由于拉手的形式和方法很多,因此变化无穷。拉手的形式及其方法有七种:同侧双拉手;交叉双拉左手在上;交叉双拉右手在上;同侧单拉左手;同侧单拉右手(这两种单拉的女伴手是相反的,即右手拉男左手,左手拉男右手);交叉单拉左手和交叉单拉右手。

形式

1、图25 同侧双拉手。男双手掌心向上,女双手掌心向下,双方同时屈指对扣。 图25--27

吉特巴舞曲拉手方法及换位变化练习

2、同侧双拉手的侧转分离(图28~30) 图28--30这是由同侧双拉变为交叉单拉的一种过渡式变化。变法是左侧转一变成右手的交叉单拉,右侧转——变成左手的交叉单拉。图28、S 在抬高双手的情况下,双方向右侧转90度,同时将右手套过头顶,落在肩上。图29、S 松开右手,使左手在保持侧平伸状态下,作分离式滑动,向左手单拉发展。图30、Q、Q形成交叉单拉左手的形态。左侧转变右单拉请自行练习。不再图解。

吉特巴舞曲拉手方法及换位变化练习

4、背后换手(图37~图42)这种变化一般用来改变男伴自己的拉手位置,即左换右或右换左,不涉及女伴手的变化。规律是男伴必须遵循两个规则:第一,男伴必须向自己没有拉住的手的同侧方向转体。即左手拉住女伴时右转身;右手拉住女伴时左转身。第二、必须将女伴向自己的背后方向引导,从而使自己转身方向与所交换的手相统一。即右转身后换成右手,左转身后换成左手。在这种变化中,女伴始终面对男伴,而男伴在换手中,却必须背对女伴。图37~图39左转身后换成左手图40~图42右转身后换成右手

吉特巴舞曲拉手方法及换位变化练习

6、同侧双拉手变套头缠腰(图46~图48)同侧双拉手变套头缠腰变化的结果,是形成紧密结构的缠腰式P、P。往下的发展比较灵活,既可解扣还原、又可向同测单拉右手或同侧单拉左手变化。图46、S 男伴左手向里引导女伴左转身,同时将左手套过女伴头顶。图47、S 形成缠腰式P、P。图48、 Q、Q二人对视后仰。往下的连接,可以在此位置上原地进退、向前移动,向左对转或向右对转。也可以解扣还原或向同侧单拉手发展。

7、缠珉狂咕导腰式P、P和同侧单拉手的互变(图49~图56)这种变化在节奏特点上有别于一般规则。即女伴的旋转在队Q的快步中进行,因此,男伴引导力就必须在第二个S的第二拍发出。此点十分重要。图49、S、S双方共同前进两个慢步。在最后一拍,男伴松开左手,用右肩和时弯推动女伴右转身。图50,Q、Q女伴右转180度,形成男右、女左的同侧单拉手位置。此时,男伴应左脚后踞,控制住右手,或稍向回抽动右手(视当时的力量配合而定),帮助女伴完成动作。图51、S、S在同侧单拉右手的状态下,男进、女退两个慢步,最后一拍时,男伴“掸”动右手腕,引导女伴向自己身旁进行左旋转。图52、Q、Q女伴左旋转180度,回到缠腰式P、P图53、S、S在双方共同前进中,男伴将女伴移到身体左侧。具体做法是,民男向女身后进左,女向男前方进右;同时,男伴右时弯横推,左手向右方推动女伴稍右转体。S:完成换位并同步前进。在最后一拍用前述方法引导女伴左转身。图54、S、S女伴左转180度,形成男左、女有的同侧单拉手。转法要领同前。图55、S、S保持同侧单拉右手,男进、女退两个慢步,最后一拍引导女伴往回右转身。图56、Q、 女伴右旋转180度,回到缠腰式P、P。

吉特巴舞曲拉手方法及换位变化练习

9、交叉双拉手的女伴高难度旋转(图60~图65犬匮渝扮)这是一种大幅度变形的技巧性发展。男伴在原地保持开放式脚位的情况下,引导女舄踣焱莠伴做连续540度以上的超量旋转。由于双方的手位在快速多变的套头缠腰中连续变化,因而给人造成一种眼花缭乱的新奇趣昧。一般用四拍的时间来完成一次单向的旋转,三拍在运动中,一拍静止造型,然后反向进行。初学者可以用八拍的时间来完成,六拍运动,两拍稳定。图60、Q 从右手在上的交叉单拉手形态开始的动作。男伴右手向上,引导女伴右旋转;女用右脚右旋90度。图61、Q 男伴双手展开,作顺时针方向流动,引导女伴继续右旋90度。图62、Q 男伴左手向上,右手在下,继续引导,女伴换左脚继续右转90度。图63、Q 男伴左手套头定位,女伴继续旋转90度,此时男伴的右手应在缠腰位置上。图64、Q 男伴左手在女伴头顶作定位式引导,右手在缠腰位上作外迭式引导;女伴换右脚继续右转。图65、Q 女伴应继续用右脚旋转到最大极限,然后上身继续保持旋转动律,回头与男伴相视。男伴此时则应出现右倾斜变化。最后两拍保持舞姿造型。下面既可连接反向的左旋转,也可还原到左手在上的交叉双拉手位置,向其他的变化发展。动作配合熟练后,应采取四拍节奏的形式来运用。女伴前两拍每一拍旋转180度,第三拍脚下是270度,上身是360度。上面介绍的仅只是一般的规律性变化。在实际应用中,变化是没有穷尽的。全靠吉特巴爱好者们在脑体并用的实践过程中,尽情地发挥和创造。

吉特巴舞曲拉手方法及换位变化练习
© 途途旅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