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妇在整个怀孕过程中,特别是在妊娠初期,往往都有着剧烈的恶心、呕吐等症状,长时间的恶心、呕吐、食欲不振,会造成孕妇体内的胃酸大量的流失,影响孕妇对铁元素的吸收,因而会引发孕妇发生缺铁性贫血,从而引发孕妇出现孕妇低血压。孕妇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,从孕妇怀孕第15--17周开始,孕妇全身的血容量会大大增加,这就需要孕妇制造更多的红细胞来补充。加上随着腹中胎儿的逐渐发育长大,胎儿对铁的需要量更大了,如果在此期间,孕妇的营养不能及时的跟上,不能摄取到足够的铁因子,就可能会造成孕妇缺铁性贫血,引发孕妇低血压。

孕妇血压低注意事项
1、孕妇血压低属于虚劳范围的病,故宜从整体上调理,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。
2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改善体质。运动量要逐渐增加,不能操之过急,但要持之以恒。
3、起床时目花头晕严重,甚至昏倒者,欲起床前应先略微活动四肢,搓搓面,揉揉腹。起床时先至坐位片刻,再慢慢下床呈立位。睡床宜将脚部略垫高。
4、生活要有规律,饮食要营养丰富。平时可多食一些具有温脾肾、升阳气的食物,如鹿肉、狗肉、羊肉、公鸡、酒、胡椒、辣椒、生姜、韭菜、龙眼、浓茶、咖啡等。
5、多喝水,多吃汤,每日食盐略多于常人。少吃冬瓜、西瓜、葫芦、赤小豆等通利小便的食品,以保持血液容量。
6、检查一下是否患慢性消耗性疾病,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、慢性心脏衰竭等疾病。
7、多洗温水浴(40℃左右),以改善血循环。但每次时间不宜太长。
8、患者要振作精神,处处事事激励自己奋发前进,这样有利于病情恢复。